在“看脸的时代”里,连纸质书都无法幸免 DATE: 2025-04-24 23:48:39
世界读书日,看脸欢迎回到“荒岛图书馆”,时代里都无我是连纸雨衣。
去年,质书我们发起“你有多少本没拆塑封的法幸书”调查,今年的看脸话题是:你会因为书长得很好看而决定买下它吗?
在书店,封面是时代里都无书本与同类竞争的直接战场。美国书商协会(ABA)2019年的连纸一份调查显示,82%的质书读者会在书店拿起一本从未听说过的书,仅因其封面吸引人;在线上,法幸作为社交媒体宣传的看脸核心视觉,封面设计是时代里都无否诱人,会直接影响口碑传播效果。连纸
在“看脸的质书时代”里,连纸质书都无法幸免。法幸
你是否试过不经意间买回来的书,翻开封面勒口,发现封面设计写着同一个人的名字?最近我们就这个问题收到的答案有一个常驻的名字——汐和。
最近,汐和在广州方所举办了首个大型展览DDR / Design, Design, Redesign——量·纸质载体展,以纸为媒介、设计为语言,意在通过对纸质载体更多可能性的讨论,对实体书的生存现状展开思考。
设计真的能唤醒实体书阅读的生命力吗?我们在展览现场“抓”住汐和聊了聊。
装帧是文本的视觉呈现
我们总是谈论作家,和他们的文字。在接触到它们之前,我们首先会接触到文字的“包装”,也就是书籍装帧,这似乎是关于书籍的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,汐和在中学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个概念的存在。“中学时期喜欢看外国文学,开始注意到手上的一些书籍的装帧,来自同一个设计师,陆智昌。这应该是我最早注意到装帧设计这件事。”但汐和没有系统地学过任何关于设计的课程,在大学和研究生时期选择了德文和中文学科。“除了设计,应该最感兴趣的学科是文学。阅读可以拓宽我有限的生活体验。”
“人生的所有经历都会成为创作素材的一部分。”
不管是从一开始的《毕加索诗集》,到后来的三岛由纪夫文库本、扎加耶夫斯基《无形之手》《永恒的敌人》,还是